经济效率与地区平等:中国省际经济增长与差距的实证分析(1978-2003)
tolterodin doccheck tolterodin 4 mg tolterodin stada 4 mg
Title:  经济效率与地区平等:中国省际经济增长与差距的实证分析(1978-2003)
tolterodin doccheck tolterodin 4 mg tolterodin stada 4 mg
Author: 郝睿
tolterodin doccheck tolterodin 4 mg tolterodin stada 4 mg
co-Authors: 
Organization:  University of Auvergne
Personal profile:  Login required for author information!
Conference presentation:  CES2006 Governing Rapid Growth in China: Efficiency, Equity and Institutions
Abstract:  本文采用两种生产边界方法(数据包络法DEA和随机边界法SFA)将中国30个省1978-2003年的劳均GDP增长分解为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投入、效率改善(技术转移)和技术进步所贡献的经济增长,然后采用绝对收敛方程考察了这四个因素的收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效率改善是唯一使得地区间差距趋于缩小的因素,但是其作用随时间推移逐步减小,地区差距发展趋势不容乐观,特别是西部有被进一步边缘化的风险。
伴随着1978年以来的市场化改革,中国人均收入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同时收入分布的地区差异也日益凸显,整体经济转型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经济总量的表现,更依赖于长期存在的地区差距如何在不平衡的区域发展进程中得到弥合,从而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改革目标。本文即是试图从宏观(区域经济)的角度描述作为增长因素之一的效率提高和地区平等的关系。效率和公平本是收入分配领域中的一对重要关系,本文中的效率指的是宏观意义上的效率,表现在现有的生产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也就是实际生产点向最优实践生产边界(best-practice frontier)的移动,公平则指的是省际衡量的地区间的平等。实证结果证明,在整个研究期间,中国各个省份的经济效率一直有所改善,改革在这个意义上是成功的,经济较落后省份也实现了向最优实践边界的移动,即所谓技术赶超(technological catch-up)过程;另一方面,这一有利于地区差距缩小的因素其作用力在不断的减小,由于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在地区收敛的过程中很可能是条件意义上的(林毅夫和刘培林,2003),需要更多的政策干预,可以说引起地区差距缩小的“自然力”越来越小。
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对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的研究也丰富了近来关于TFP收敛的争论,正像Dowrick and Nguyen(1989)、Temple(1999)、Dowrick and Rogers(2002)、Miller and Upadhya(2002)等等强调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的研究应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例如Stokey(1994, pp.51)指出:“It would be interesting, and perhaps valuable for policy purposes, to know how much of the conditional convergence is due to technological catching-up.” Bernard and Jones(1996,pp.1043)也强调:“We think that future work on convergence should focus much more carefully on technology….How much the convergence that we observe is due to convergence in technology versus convergence in capital-labor ratios?” 本文试图在这一方向上做一些尝试性的研究,特别是借助生产边界方法,我们可以进一步将全要素生产率(广义技术进步)分解为技术进步(狭义)和效率改善(技术转移),这样的分解对于研究中国这样一个转型经济体特别有意义,因为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是改革的目的之一,效率改善可能发挥着相对更大的作用。我们的结果也证实了,尽管资本积累在地区增长和差距演变过程中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效率改善也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特别是这一因素在缩小地区差距上是绝对意义上的。
Full-text paper link:  Paper_HaoRui.pdf